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大湄公河流域发现多种新物种
导读:大湄公河流域野生动物研究报告公布了在湄公河流域发现的1068种新动植物物种。该基金会认为,这次发现将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写下重重的一页。下面就和趣闻解密一起去看看那些新发现的物种吧。 大湄公河流经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部分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科学家表示一系列新物种的发现再次证明,大湄公河流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学热区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环保部门负责人斯图尔特 查普曼在一份声明中说: 在当前这个时代,能够以如此速度发现新物种令人感到非常吃惊。每年发现的新物种数量都在呈增长趋势,我们有必要加大努力,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的一系列新物种,包括野生香蕉、无牙蛇、蟋蟀蛙、秃头鹎以及鼻孔分离的蝙蝠在内的新物种。 目前,大湄公河地区的温度正在升高,天气模式多变也导致当地洪水、干旱和风暴更为频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表示,2010年共在东南亚大湄公河流域发现208种新物种,其中包括一种可以自我克隆的蜥蜴,一种外形酷似腌*瓜的鱼以及一种发型好似 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猴子。 1.塌鼻猴 塌鼻猴,学名 Rhinopithecus strykeri ,因发型酷似 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也被人形象地称之为 埃尔维斯猴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新报告,2010年共在东南亚大湄公河流域发现208种新物种,其中就包括这种猴子。可惜的是,研究人员从未拍到活塌鼻猴的影像。 塌鼻猴是在大湄公河缅甸流域发现的。大湄公河流域遍布着湿地、山脉和森林。当地喜马拉雅山的猎人对这种猴子并不陌生,但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大湄公河流域保护项目负责人斯图尔特?查普曼等科学家看来,这却是一项令他们感到吃惊的发现。查普曼说: 这是一个发现大型哺乳动物正走向终结的时代,能够在这一地区发现科学界未知的新种灵长类动物非常罕见。根据我们的推测,未来只能在这一地区发现一种或者两种新种灵长类动物。发现这种猴子让人喜忧参半,我们认为这一种群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当地猎人表示,如果赶上暴风雨,这种猴子会因为雨水灌进扁平的鼻子不停打喷嚏。查普曼表示,如果果真是这种情况,这种身体畸形可能导致塌鼻猴更易被捕猎者捕获,或者在野外生存中处于不利位置。 目前,我们对这种猴子知之甚少。 2.白环蛇 在云南东川山区发现的白环蛇,上下颚均长有巨大的尖牙,被它们咬上一口绝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新发现的蛇在夜间活动,捕食青蛙和蜥蜴。白环蛇的身长可达到20英寸(约合50厘米),是2010年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的28种新种爬行动物之一。大湄公河流经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2010年共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208种新物种,其中包括145种植物,25种鱼类,7种两栖动物,2种哺乳动物以及1种鸟类。 3.新种兰花 在湄公河流域发现的新种兰花,生活在越南一偏远地区,是被当地一名植物标本采集者发现的。伦敦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专家证实这是一种新种兰花。2010年,科学家共描述了16种新种兰花,这一种便是其中之一,它们的数量都很少,栖息地面积也很小。由于当地环境发生变化,这些独特的兰花种群的生存面临威胁。据科学家估计,由于非法砍伐造成的影响,印度尼西亚最近灭绝了大约70种类似兰花。 专家最新猜想:揭恐龙灭绝之谜恐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当时地球的食物链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可是就是这样强大的统治者却集体灭亡了,这一事件不得不让人们感到震惊。那么恐龙究竟因 熊猫为什么能消化竹子?熊猫不仅凭借着可爱的外表俘获了一群人的心,还登上了国宝的宝座。这些都不是重点,熊猫竟然选择竹子作为自己的食物,熊猫为什么能够消化竹子呢? 动物奇闻!麋鹿为何长得“四不像”在大自然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不论是多么古怪的体形、外貌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反映,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麋鹿为何长得“四不像”? 远古十大史前巨兽:蜈蚣虫比人长史前巨兽,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霸王龙,而事实上是在众多霸主中比较弱小的一种,还有更多绝对强横的远古猛兽,曾经在这片大地上称王称霸,下面为大家介绍远古 世界上最*的动物:箭*蛙见血封喉箭*蛙是世界上最*的动物,它们生活在美洲潮湿茂密的热带雨林里,身材娇小、色彩艳丽。很多掠食者,无论是蛇还是蜘蛛,对它们都是望而却步,哪怕是细菌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