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学期是徐州市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的第一个学期。各地各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探索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全面谋划、系统部署,抓实“双减”工作落地。这项切实服务于学生、家长的重要举措,究竟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今天
系列报道
小编带你走进新沂市
一起去看看
用实招求实效合力推进“双减”落地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新沂市迅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双减”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体系,规划顶层设计,全面安排部署,强化专项督查,稳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各校致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破解作业管理难题,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夯实课堂教学,筑牢“双减”压舱石
一是城乡帮扶全面提质。新沂市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重组十三个小学教育集团,大力实施第一书记支教工程,选派13名城区小学名优校长分别担任各镇中心小学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一对一”指导帮扶,以优质资源的辐射,提升区域课堂教学质量。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13名第一书记共组织开展余轮次的城乡小学同课异构、送教下乡、集体备课、跨校体验、质量监测对比分析等“精准帮扶”活动,全市余名小学教师深度参与此项活动,名城乡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派驻第一书记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做法得到省市相关专家领导的高度认同。
二是精准教研快速提质。“双减”背景下,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科育人品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广大教师围绕有效教学、作业设计、质量评价、教师线上研讨等进行深入交流。第十中学各年级全面推行课前小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周集体研讨课标、教材、学生认知情况和学习方式、作业的布置等,提高每一节课的针对性。时集镇中心小学将“精准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若干个微主题,如:预习单、课堂练习以及有效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再围绕微主题开展“研课、磨课、展课、评课”系列教研活动,真正做到“精准教学”,一研一得,一课一得。
三是培训教师稳步提质。各校依托“青蓝”工程,量化师徒双方“任务清单”,以“如何在日常教学让‘双减’落地”为目标,开展“共上一节课、共读一本书、共写一篇文、共研一专题”系列活动。城关小学重构“思成”教师发展团队,成立人力资源部、课程研发部、成长发展部、规划科研部,合理分工,有序推进“双减”工作。
二、优化作业管理,把好“双减”方向盘
一是建立作业管控制度。各学校制定作业公示、总量统筹管理、检查考核等制度,完善全流程的作业管理细则。做到“三坚持三严禁”,即:坚持控制作业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作业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作业平均不超过90分钟;坚持教师全批全改作业;坚持作业动态监测;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通过手机布置作业,严禁让家长或学生批改作业。行知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制度》《作业管理失职追责制度》,年级组长统筹全年级作业总量、学科组长统筹学科作业,将责任层层压实,保证学生作业数量锐减的同时,质量不减,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
二是加强了作业设计研究。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师培训、学科教研范畴,发挥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作用,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加强各学科作业研讨力度,紧紧围绕核心知识点、能力点精心设计作业。新华小学教师张长梅依托本校剪纸特色,挖掘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把剪纸和数学结合,在剪纸中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她主持的《剪纸中的数学》获批年度徐州市第二批“教育学南通创新型实践项目”课题立项一等奖。
三是尝试作业分类。设计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做到量上精选,质上甄选,式上趣选,多元思维,提质增效。北沟中心小学开设“作业超市”,布置“作业自助餐”;春华小学推出“1+2+X”课外作业模式(1是书面作业,2是阅读和体育作业,X是各类实践作业),学生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性完成作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优化课后服务,激活“双减”助推器
一是课后服务全覆盖。年秋季开学后,全市所中小学全部提供课后服务,覆盖率达%,惠及名中小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6%。共开设个课后服务班级,参与服务教师达人,占比92%。
二是实施课程多元化。各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在做好作业辅导的同时,持续优化课后服务形式,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了快乐阅读、手工绘画、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实践、科技制作等丰富多样、学生喜爱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新华小学推行“1+(X+Y)”课后服务课程(1是统一辅导作业,X是校级社团活动,Y是班本课程活动),同时开设20多个校级特色社团,孩子们在“乐学”“乐享”课程中收获满满,快乐成长。新安中心小学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了足球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校足球队多次参加省市校园足球比赛并屡获佳绩,累计向市级体校输送优秀足球队员32名,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1月16日,江苏教育新闻网以“下‘足’功夫,助力‘双减’”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服务方式有弹性。面向家长推出弹性离校、安全保障、日常监督三项举措,全力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各地各校一方面增加社团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出台“每周动态调整的‘弹性离校’制度”,方便有课外活动需求的学生灵活参与和退出。同时,健全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温情关爱三项机制,增强教师使命感,传递正能量,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四、赋能家校共育,共谱“双减”主旋律
近年来,新沂市教育局投入余万元,与新沂市融媒体中心、新沂市妇联联合打造家庭教育专题栏目——《家长大讲堂》。家长们可以通过观看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认知,提升科学教子的能力。开发《家长微课堂》,将一线教师、教育专家、优秀家长请进讲堂,聚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撷取小而精的家教专题,通过融媒体向广大家长推送,深受家长的喜爱。经过系统推进,引导家长发现孩子的禀赋、特长、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各地各校就参与需求、时间安排、内容管理、作业完成、睡眠保障、总体评价等方面开展家长问卷调查。据统计数据显示,家长满意度达96.6%,普遍反响良好。
在今后工作中,新沂市将继续坚持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大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锚定目标任务、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工作实效,通过校内外双向发力切实推动减负提质,确保“双减”目标实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双减”政策
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
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
又要做好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
“徐州教育”将持续更新全市各地各校
先进典型和亮点做法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