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在江苏,有万老人,据测算,农村老龄化率高于城市20个百分点。记者从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获悉,未来5年,江苏将补齐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短板,让“田园养老”服务更加普惠可及。
走进徐州新沂唐店养老服务中心,五层新建的楼房,干净整洁的环境,齐全的康复设施,仿佛置身一座花园式庭院。今年4月,这家养老中心投入使用,周边街道的名五保老人高高兴兴地乔迁新居。市民沈克耀告诉记者,进入老年院,吃的是食堂,住的是宾馆,各方面都是很满足的。
徐州新沂原有20所农村敬老院,大多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改建,设施老旧、安全隐患多。近几年,当地政府投资2亿多元,打破“一镇一院”模式,集中力量建设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引进专业的企业团队运营管理,每个中心设置-张床位,覆盖周边2-3个镇,还向社会老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徐州新沂市民政局局长陆宝芹介绍,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内部设施全部按照“四星级”标准配置,严格按照1:7比例配备护理人员,护理型床位达到%,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全方位专业化养老服务。
目前江苏有家农村敬老院,养老床位15.94万张,家已经开展公建民营,各地探索接地气、普惠型方式,推动乡镇“敬老院”向现代“养老院”转型。
“不离乡邻、不离乡土”,这是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有的养老情结。在宿迁沭阳县塘沟镇东渡村的“幸福小院”里,十几位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正吃着午餐。这个由村民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和场地创办的“幸福小院”养老服务项目,以“邻里照料、助餐助浴、抱团互助”的方式,为村里的留守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宿迁沭阳县塘沟镇东渡村“幸福小院”负责人李子忠告诉记者,办“幸福小院”养老服务项目,政府也很支持,有补贴,要让村里的老人有人陪伴、有人照顾。
据介绍,到年底前,全省每个县(市、涉农区)至少建有3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各地将发挥邻里互助的传统优势,在农村布点互助养老设施,打造人人可及、人人享有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介绍,将在统筹城乡养老服务、健全兜底保障机制、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等关键问题上,因地制宜,聚力创新,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基础上,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活力,让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惠及更多农村老年人。
江苏台记者/王敏康健新沂台沭阳台编辑/胡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