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能动检察妥处鹦鹉案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zherpaint.com/m/

江苏三级检察院年在办理王某等3人非法交易费氏牡丹鹦鹉案过程中,能动司法,对原本可能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绝对不起诉决定,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认为江苏检察机关在办理此案中,综合考量法理情,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并以此案为依托,推动“两高”修改动物资源类司法解释,体现良法善治,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该案办理期间究竟遇到哪些争议和问题?江苏三级检察机关如何在近一年时间里通过深度调研、精准适用法律,实现司法公正,体现良法善治?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度采访。

贩卖30只鹦鹉价值百元面临重刑

年10月3日和11月6日,江苏省新沂市警方将一起非法交易费氏鹦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移送徐州铁路运输检察院(集中管辖徐州市环境资源类检察案件,以下简称徐州铁检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王某系河南商丘鹦鹉养殖户,以每对25元的价格将30只费氏鹦鹉销售给了当地鸟店经营者田某。随后,田某又将上述鹦鹉连同自己从他处收购的14只,共计44只费氏鹦鹉,以每对35元的价格转售给新沂市鹦鹉养殖户刘某。

当年9月16日,该批鹦鹉在徐州汽车站转运时被警方查获,随后警方又在王某家中起获只同类型鹦鹉。经鉴定,涉案鹦鹉均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所列费氏鹦鹉,被核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禁止交易。

同年11月13日、12月4日,3人陆续被取保候审。12月24日,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发现,根据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非法交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在定罪量刑上未区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与野外种群,王某、田某和刘某均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按照规定,非法交易10只费氏鹦鹉,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王某实际卖出30只费氏鹦鹉价值不足元,获利更是微乎其微,如果最终被判重刑,显然对于离异后带着一个患病女儿生活的王某来说,是一场灾难,也与社会大众朴素的正义观不符。

徐州铁检院在办案中还了解到,王某所在商丘市对费氏鹦鹉的人工繁育历史已有20余年,且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从孵化、养殖、防疫到检疫、运输、销售,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是当地不少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而此后陆续出现的“鹦鹉案”,给鹦鹉养殖业带来了重创。

专题司法调研为“出罪”提供支撑

法律条文虽然“冷冰冰”,但司法活动却很“温暖”。该案迅速上报至江苏省检察院,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华高度重视,要求“不要机械司法,要充分调研,妥善处理该案”。省检察院研究后对该案办理提出了一系列补证意见,并进行全程指导。

就在办案期间,年12月18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关于依法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量刑罚时,应当从涉案动物是否系人工繁育、物种的濒危程度等八个方面,综合评估案件社会危害性,作出妥当处理,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意见》为该案的办理带来了转机,江苏省检察院要求“掌握全国人工养殖鹦鹉情况,兼顾法理情”,为该案准确适用《意见》打下扎实基础。

年2月至3月,江苏省检察院、徐州市检察院、徐州铁检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徐州铁检院通过专门举行公开听证会,初步形成定罪轻缓处理和不认为是犯罪两种意见,并逐级向徐州市检察院、江苏省检察院请示。

年6月24日,徐州市检察院召开专家论证会,就此案社会危害性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费氏鹦鹉人工种群已经具有规模、技术成熟,对人类和野外种源未发现有危害性,终端买家购买也仅是为了养宠观赏,不宜作为刑事犯罪打击。

其间,江苏省检察院组织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为该案最后“出罪”提供了有力支撑。报告显示,通过详细分析年至年期间全国共办理的件涉人工繁育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案件情况,梳理相关法律规定和刑事司法政策的调整过程,认为司法实践中存在法律适用标准不够统一等现象,尤其是不少案件办理中尚未跟上刑事法律政策的调整,涉人工繁育鹦鹉案件占比较大等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报告建议“两高”修订相关司法解释,对涉案野生动物以观赏、繁殖等非侵害目的,交易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种群规模较大的野生动物的,且未对涉案动物造成较大侵害的,一般可以不作犯罪处理;针对法律适用的疑难争议、尺度不一问题,适时发布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统一司法办案标准,指导各地依法规范办理案件;及时更新《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为刑事司法从宽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该报告引起了最高检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