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文艺范儿扮靓徐州范儿 [复制链接]

1#

清晨

漫步户部山

在古老街巷间对话千年古城的回声

午后

扎进图书馆

在书香中获得心灵的栖息

入晚

品茗于云龙湖畔的曲艺茶馆

聆听专业演员的梆声传情

……

有着年建城史的徐州

承汉风古韵

用文化引领城市风尚

文气涌动中

芳华绽放不息

这十年

“文艺范儿”扮靓“徐州范儿”

文脉赓续

古城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徐州市大力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在文脉保护和城市更新中并行不悖,双轮驱动,城市特色风貌日益彰显。

地域文明探源、抢救性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年,徐州土山二号墓考古项目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徐州汉楚王墓群作为江苏唯一考古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多项闻名全国同行的奖项,被业内人士称为“徐州多年考古成果积淀出的成果”“名副其实”。

“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在遗址上建设的汉墓、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成为展示徐州历史的重要名片。”市文广旅局文物处负责人介绍。

老城区历史文脉是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注重顶层设计,保护性开发全城一盘棋,徐州在文脉保护和传承中焕发新光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徐州优化城市布局,在主城区推出“一轴一核”的建设规划,“一轴”是南北历史文化轴,“一核”是徐州市主城区,其中的“一轴”,在坊间亦称为“徐州中轴线”。

或摄影,或写生,今夏,徐州20多位青年美术家在云龙山开展了“速写湖山·访胜云龙”活动,用文艺的形式为家乡留影立传。从中轴线最南端的云龙山上俯瞰全城,由故黄河畔的黄楼顺着徐州南北中轴线彭城路,沿途所经彭城广场、回龙窝、户部山,是徐州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区域。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大运河是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史诗,也是徐州的历史河、文化河、发展河。徐州在推进城市建设和更新过程中,把赓续城市文脉摆在重要位置。

作为《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确定的集中展示带之一,徐州大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带(蔺家坝—荆山桥)工程建设项目共52个,总投资额8.78亿元,目前已完成20个,在建15个,多数项目计划到年完成。届时,从蔺家坝到荆山桥的18.2公里古老运河,将通过运河古迹修复、防汛道路建设、沿线护岸整治等工程,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燃动”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引擎,续写发展新篇章。

图片上传处理中...

文旅融合

国潮风行

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近年来,徐州文旅以项目带动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唱响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风歌”,徐州先后荣获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国家旅游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高铁旅游名城称号,全市4A级以上景区达到20家。

革命文化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徐州近年相继设计并发布了星火燎原主题游、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等一系列特色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区域联动,受到各地游客好评。

文化融入旅游的过程,不仅是提升旅游产品魅力的营销手段,也是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传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徐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多年保护、传承,徐州市目前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个(徐州剪纸)、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68个、市级非遗项目个,新沂市合沟镇荣获—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旅游”相融合的特色活动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