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徐州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化年”。
近日,徐州发布开通“一把手服务”栏目。
徐州各县(市)区、徐州经开区、徐州高新区和涉企服务重点部门单位,将在这里公开承诺,接受监督。
新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堂清全面介绍新沂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工作举措。
新沂将聚焦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积极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加快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心怡营商赢在新沂”营商环境,为加快“两城一地”建设、推动新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考核中,新沂市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位居第26名,位列徐州市第一名。
今年,新沂市继续坚持“对标评价”和“解决难题”双轮驱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新沂将坚持让市场主体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再提升。
为重大产业项目提供全过程、保姆式的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水平。
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规范和控制涉企各类检查活动,让企业安心发展。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惠企政策落地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徐州市各项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政策,特别是徐州市支持中小企业21条政策,让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普惠、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的“真金白银”。
要素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钟吾英才”招才引智优惠政策,畅通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和年轻人虹吸洼地。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年争取贷款规模突破亿元,实现各类贷款新增40亿元。
优化土地要素供给。扎实开展产业用地联合论证工作,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
改进水电气网接入服务,比规定时限提高20%以上。
服务机制
一是推行重大项目清单式推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速。
围绕个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推进招商引资1号工程,深入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成立推进重大项目稳投资工作专班,明确名项目服务专员,将重大产业项目包挂责任到人,提供全过程、保姆式的服务保障。
二是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科室”集中办理机制优势,实行一次告知、预约办理、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审批服务机制,保重点、攻难点、提效率,重大项目审批手续的实际办结时限比预期办结时限提高了40%以上。
政务服务
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深化“一件事”流程再造,持续优化“一窗受理”模式。
实施“1+2”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加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聚焦群众最关心常办事项和痛点堵点问题,构建一页式全要素事项办理流程图,建成“百事通”服务品牌。
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当天办、限时办、代帮办和流程标准化、对象普惠化、服务专业化、渠道信息化、操作便利化“五办五化”标准化便利化提升。
建立公共服务部门、专业服务机构、企业用户三方联动的一站式“心怡营商”服务平台,作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总门户,全年实现0家企业在平台安家,做到对企“一个平台集成服务”。
监管创新
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
进一步规范和控制涉企各类检查活动,严格控制重点检查事项的数量和一般检查事项的抽查比例。
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出台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
探索建立“进企扫码、监管备案”机制。
文字:骆耀明
视频:王耀吴乐国
制图:仲伟佳
原标题:《新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