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合肥今年发生两次地震,因为它处于李四光预 [复制链接]

1#

郯庐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上多发地震的区域。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地理位置:郯庐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长达多公里。因最初发现时认为其北起山东郯城,南至安徽庐江而得名。

2.形成过程:形成于中元古代(-百万年),经历了多期构造,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也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

3.分段特征:

北段(肇兴—沈阳):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主断裂组成,宽5-20公里,为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该段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

南段(宿迁—广济今武穴):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相对北段和中段较小,但比北段略高一些。

4.地震记录:

自公元年以来,以郯庐断裂带为中心公里范围内共发生8.5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5次、6-6.9级地震11次。主要地震包括年7月25日8.5级莒县—郯城地震、年6月13日渤海湾7.5级地震、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等。其中,年的郯城8.5级地震是中国东部发生的有历史记载的最强烈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等十余省(多个县)和朝鲜半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5.影响城市:

山东省的潍坊、安丘、临沂、济宁、菏泽等城市受其影响较大,历史上曾发生过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等强震。

江苏省的徐州部分区域(如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宿迁等)、淮安的部分地区位于该地震带上。

安徽省的合肥、滁州、桐城、明光等城市受其影响,例如安徽肥东处于郯庐断裂带南段,地震活动相对较多。

辽宁省的沈阳、灯塔、辽阳、鞍山、海城、营口、大连部分区域等位于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年海城7.3级地震等。

黑龙江省的鹤岗、绥化、哈尔滨部分区域位于郯庐地震带北段,地震活动相对较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