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年,市教育局围绕“建学校、招老师、提质量、抓整治、促均衡”五件大事,新投入使用中小学、幼儿园所,新招聘教师人。契合“双减”新政落地,大力实施“彭城三好”工程,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攀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2月18日下午,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在南京召开,徐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以《大力实施“彭城三好”工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攀升》为题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加大投入提质创优
不断壮大优质资源阵容
“我们的学校像花园一样漂亮,坐在长廊里看书,特别惬意。”棋盘中学届学生张美琪如是说。
新沂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创星提质”发展战略,新沂市棋盘中学、东华高级中学、王庄高级中学、高流中学等相继加入“创星”行列,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陆续建起,如今全市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占比达到%。
“现在家门口的学校,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学校逊色。”学生家长欣慰地说,“这几年,大家都看到了学校一点一滴的发展。教室里装上了班班通,像音乐、美术、科学这样的课程,都在专门的教室上,真是越来越‘高大上’了。”
推动普惠优质园普及,学前教育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幼有优育”。
据统计,年全年有项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秋季学期,全市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所,其中完成普通高中新(改扩)建项目14个(其中新建6所),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优质资源阵容不断壮大。全市共申报创建省优质幼儿园33所、市优质幼儿园26所,全部完成现场验收。26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现场评估。创建四星级高中3所、三星级高中4所,新增优质高中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公办优质高中占比达到94.9%。省级立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5个、初中质量提升项目4个、高中课程基地项目4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实施“彭城好老师”工程
助力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市提升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石佳,是年入职徐州市第五中学的一位新老师,“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刚入职时,学校就为新教师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课前和导师进行备课研讨,听课后进行反思,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下,我逐步站稳讲堂,学到更多教学技巧;作为新班主任,学校也为我们匹配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指导,在这种传帮带的影响下,班级管理越来越得心应手;跟随导师们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活动和地理奥赛,和学生共同成长;参加年轻教师课题论坛、设计地理教学微课、参加同课异构评比……”石佳说,学校为新教的成长提供了很多平台,也让他们在新教育形势下更快成长。
在“彭城好老师”培养工程的引领下,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有的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主力军。
此外,在中小学毕业年级开展“心中的恩师”评选,实现“师德高与低、学生说了算”,三年选出“心中的恩师”人,在此基础上遴选“彭城恩师”人;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实绩。面向全国招补编制教师人、政府购买服务人。实施“青年良师、带头优师、领军名师”“三师工程”,加强名师梯队建设,新增特级教师40人、高级教师0余人。制定《尊师重教十项政策措施》等政策,维护教师权益,提升教师待遇,引导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彭城好课堂”建设工程
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有好师资,也有好资源,徐州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去年高考,全市本科达线人数突破2万人;尖子生较年有新突破,全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达线22人,分以上人。“县中振兴”战略初见成效,呈现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可喜局面,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以沛县中学为例,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各类课堂教学模式,以集体备课、核心备课、研究课为抓手,通过行政引领、骨干带头、全员推进等多种方式落实教学和管理,力求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为全校师生创设了最佳学习与生活环境,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年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张之远、李煜烁、刘梦志3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C9高校达线人数、一本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市前列。
成绩的取得也让家长们对学校工作越来越满意。“孩子在学校就读,对于分班、选班啥的,我们也不太懂,老师就一遍遍的给我们分析利弊,现在孩子学习非常有劲头,真的感到很幸福”,来自沛县中学级学生家长孙女士如是说。
如何守牢质量提升主阵地?“彭城好课堂”建设工程树立学生“听得懂、记得牢、做得好”才是好课堂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把精力和心血倾注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质量;树立“六精理念”,引导学校精准分析、精准定位、精准教学、精准补弱、精准服务、精准评价,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开展“读课标、说教材、研习题、做课例”四项行动;实施“县域质量振兴行动”,组织“质量提升千校行”,对县区普通高中开展全学科诊断式督导,对所质量薄弱学校拉网式视导,40多名省内专家、多名教研员推门听课2万余节,大大促进县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
汇聚质量提升新动能
“通过专业的学习,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苏亚丽是首批“彭城好爸妈”课程结业证书的家长代表。她说,加入“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这个平台后,学到了很多育儿理念和方法,带着孩子一起成长,“育儿先育己,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父母的学习成长,实际上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年9月,徐州出台《徐州市“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创新开展家长持证上岗工作。一年以来,市教育局多次召开“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推进会议,多部门协同,多方发力,推进工作取得突破。由徐州市教育局与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汉风号“彭城好爸妈大课堂”也在去年9月正式上线,该课程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龄段,围绕生命教育、学业引领、身心成长、品德培养、习惯养成、法治教育、亲子关系、家校合作、家训家风等九大主题展开。
推进新教育实验落地生根,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有万名家长参加各类学习培训,6万名家长获得课程结业证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并举行了徐州市新教育实验启动仪式,召开全市新教育实验座谈会,开展覆盖全市教师的暑期“三新”线上培训,开展全市分管局长、智慧校长、种子教师专题培训会,让新教育核心理念扎根一线。
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
提升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能力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搭建职校生多元化成长路径、加强普职融通,着力实施“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大工程,持续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职教扩容提质稳步推进。年新增职业教育校舍22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万个。创建中职院校(企业学院)项目学校1个、现代化专业项目学校6个、现代学徒制项目学校5个。打通职教升学“天花板”,1.4万人通过春季高考升入高职院校,全市1.5万名中职毕业生升入大专院校,名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全省中职技能大赛,我市综合得分和金牌总数位居江北第一,全省第五。
产教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大力培训技能人才。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标“工程”制订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次超过5万人。建设焊接人才培养基地4个,每年可培养焊工0人。实施“扶智强技”工程,1名学生重返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牵头淮海十市举办年度“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职业教育在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每年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持续擦亮“学在徐州”教育品牌
未来怎么干?五大“关键词”划重点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
新的一年,徐州市教育局将按照省、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稳步实施“三步走”计划:年,确保“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任务平稳完成,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攀升;年,补齐教育资源供给短板,形成平稳的资源退补机制;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学在徐州”教育品牌产生积极影响,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贡献徐州力量。
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师生共绘‘同心圆’”创新项目,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立德树人
持续深化“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今年,我市将全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持续深化“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主题活动及“淮海战役精神进校园”活动,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活动。做实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全市中小学应急救护培训,规范开展学生健康体检,进一步压降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关键词:新建学校
新改扩建85所学校新增学位8万个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应对生源增加,今年秋季学期新(改扩)建并投入使用中小学和幼儿园85所(中小学53所,幼儿园32所),新增学位8万个。新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学校17所、省优质高中6所、省市优质幼儿园60所。
强教育,首先要强师资。今年我市还将加大教师补充力度,重点保障高中师资,新招录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人。持续开展教师梯队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新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名优师培训,计划培训教师3万人。
关键词:教学质量
全面深入推进“七大行动
全面深入推进“七大行动”,持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攀升。
即“树立六精理念、帮扶美好前程”教育教学行动,引导学校精准分析、精准定位、精准服务、精准教学、精准补差、精准评价,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年高考六年抓、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教学行动,深化初中教学改革,完善中考方案,引导初中树立高考意识,对接新高考,实现初、高中学生培养整体设计、系统衔接,夯实高中教学基础;
“强科提质”行动,指导学校加强课程基地和品牌学科建设,做强优势学科,补齐短板学科,提升学科建设质量;
教研室能力提升行动,抓住教研室和教研员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提高教研员指导一线教学水平,带动教师全员教研;
“新教育”推广行动,大力倡导“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强化学生阅读等能力建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生源质量;
“抓质量千校行”行动,拉网式对农村质量薄弱学校进行综合视导、解剖分析,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县域质量振兴行动,促进县域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盯住盯紧县中这个高考的“牛鼻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
打通职教升本通道为职教学生谋个好前程
我市今年还将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强化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今年将加快职业院校扩容步伐,新建校舍28万平方米,增加学位不低于1.5万个。推进高中职一体化发展,打造80个“3+3”、“3+4”、“3+2”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实施中职升学计划,对基础好、有望升入大学的中职学生进行文化课辅导,将职业教育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就业双导向”,打通职教升本通道,为职教学生谋个好前程。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养教结合,促进老年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教育治理
完成“公参民”学校治理任务
在加快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上。我市将深入推进“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明显减少,完成“营改非”和重新登记工作;到今年秋季开学,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原则上控制在5%以内,完成“公参民”学校治理任务。强化校园安全提档升级,加强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年底前全市各县(市)区建成1所交通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全市建成两所综合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大力实施校园安防建设提升工程,建设市级智慧安防指挥中心,提升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推进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全市中小学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全覆盖,强化保安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工资待遇,实现专职保安员持证上岗,打造安全和谐的“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