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和效果如何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fangfa/2463.shtml广告合作:
-
为弘扬新时代我市蔬菜人创业精神,传播蔬菜企业创业创新成功经验,推介蔬菜特色产业和品牌,在此为您讲述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
-------秦皇岛市蔬菜管理中心
受访人:
于振江
“大姐,你今儿个卖了多少斤啊?”
“斤,你呢?”
“没你多,才斤,哈哈哈……”
昌黎奤味十足的对白一出口,
笑翻了台下的观众。
这是第三届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大会的压轴节目,名叫《人甜瓜香》,主要表演者是昌黎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副局长于振江。卖力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掌声,更让来自京津冀各地的*瓜经销商们记住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芳营旱*瓜。
昌黎县马芳营旱*瓜
瓜条呈圆柱状,皮薄,色浅绿,瘤刺稀疏明显,气味芬芳,口感酥脆、肉质粗细适中,曾获“中国名牌农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十大地方特色蔬菜”等称号。
上世纪90年代初
引起注意
1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昌黎县靖安镇马芳营村有人在自家的庭院内种植一个人称“叶三儿”的*瓜品种,它属于“唐山秋瓜“系列。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秋天种的瓜,上市时正好错开了其他*瓜品种大量上市的季节,而且吃起来更有”*瓜味儿“,因此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由此,种植“叶三儿”的人越来越多,种植地点也逐渐从庭院走向大田。
这引起了昌黎县农林畜牧水产局的注意,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能让农民实现增收的好产业。要想让它真正发展壮大、做优做强,就要引导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着力打造品牌。
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
保障“质优”
2
同样是*瓜,普通的可以买到2块钱一斤,高端的却可以卖到20块钱一斤甚至更高。这就是品牌带来的好处,但这背后一定有过硬的质量在支撑,“质优”才能“价优”。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正是保障质量的不二法门。
马芳营旱*瓜最初从庭院走向大田时,尽管很受市场欢迎,但农户们都是凭借经验种植,生产出的*瓜大小各异、质量不稳定。
为保证旱*瓜质量更好,昌黎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联合制定了马芳营旱*瓜种植技术规程。在规程中,集约化育苗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应有尽有。
改变传统种植技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引导农民按标准生产,县里一方面聘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老师免费进行栽培技术培训,一方面扶持种植大户进行示范展示,还出台*策,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进行统一生产、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采摘销售,打消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实现规模化、标准化
产业园区的作用至关重要
3
昌黎县新集镇和靖安镇是马芳营旱*瓜最主要的两个产区。于振江瞄准这两大产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过不懈努力,嘉诚实业集团(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新集镇落户,恒丰恒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靖安镇落户。园区实现了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研发、农业旅游这六大要素的融合,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马芳营旱*瓜已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主要以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组织管理,形成了以非化学防治为核心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种植习惯,增加了收益,也让*瓜质量更好更安全。
同时,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电脑控制自动控温通风,使得产出的*瓜质量更加稳定,口感更佳。还有很多类似的前沿技术都被引入生产过程中,为实现“质优”添砖加瓦。
树立品牌、积极参与产销对接
收获“价优”
4
为了更顺畅地让“质优”的产品收获“价优”的回馈,打响品牌知名度必不可少。
于振江带着工作人员们到全国各地参加产销对接会。就像文中开头那一幕一样,于振江的“局长卖菜”技能早已驾轻就熟。在他们的努力下,“马芳营*瓜”已经成为*瓜界名副其实的明星商标品牌。
昌黎马芳营旱*瓜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被河北省农业厅授予“河北省优质农产品”、被秦皇岛市授予“秦皇岛绿色食品”的称号,被京津冀首届蔬菜产销对接大会组委会评为十大地方特色蔬菜。
目前,昌黎县集中产区*瓜专业合作社达到9个,家庭农场2家,种植大户35户,龙头企业达1家,*瓜产业园区达到5个,注册*瓜商标6个,形成“马芳营旱*瓜”“廖大姐”“新集”“瑞升”等河北省知名品牌。
通过树立品牌,积极对接市场,目前,昌黎县已有3个合作社与北京新发地、首农集团、北京天安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高出市场价的直销合同,昌黎县还建起了3个电子商务平台。
这样一来,农民种出来的马芳营旱*瓜根本不愁卖,而且还都是高价。3万多亩的种植区里,近2万户农民从中受益,走上致富路,还让其中的很多贫困人口完成了脱贫。
已成为县域支柱产业
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区域品牌
5
昌黎县旱*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达3.32万亩,平均亩产8.64吨,总产量达28.7万吨,总产值达7.2亿元以上。昌黎县蔬菜产业产值超过全县种植业产值的50%,旱*瓜产业产值超过蔬菜产业产值的60%,在昌黎县的农业结构调整中,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显著贡献,已成为昌黎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年,旱*瓜被确定为昌黎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昌黎县计划依托旱*瓜产业,在核心区把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相结合,产、供、销相结合,全部实现品牌化销售,做强叫响特色品牌。
虽然昌黎县旱*瓜已经省内驰名,于振江并不满足。下一步,他们将尽快完成昌黎县旱*瓜地理标志的注册,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区域品牌。
往期内容: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吴志芳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董占武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韩顺敏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李伟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特色农业专访之山海关区蔬菜局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徐湘煦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邬大为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周景峰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特色农业专访之嘉诚实业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廖桂珍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人物专访之马英侠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特色农业专访之河北丰科
新时代秦皇岛的“蔬菜故事”特色农业专访之昌黎县草莓产区
秦皇岛市蔬菜管理中心
讲述秦皇岛自己的蔬菜故事!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