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岳旭通讯员赵娣卢大器
4月21日,新沂市上菱高端智能冰箱制造项目生产线上,工作人员规范佩戴口罩、有序施工。目前,该公司到岗员工人,到岗率98%,产能恢复至80%。
“疫情造成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料到货和发货困难等问题。对此,政府为我们开通了物流通道,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压力。”该公司综合管理部长石耀表示,“有了政策支持,公司加足马力赶生产,争取尽快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连日来,新沂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统筹”凝聚合力——建立“一家企业(项目)、一名包挂领导、一个责任科室、一名企业负责人、一名属地负责人”的“五个一”包挂推进机制;围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企业用工、原材料供给、物资运输、项目建设、政策宣传等方面做好精准服务;17个工作组走访家企业,共梳理出复工复产相关问题9项。
近日,新沂港迎来复工后抢装抢运的“黄金节点”,九路作业泊位开足马力,为本地企业接卸电煤2万吨、春耕肥料3万吨,转运企业生产原料5万吨,确保生产物资快速周转。
原材料运输及产品销售困难是众多企业反馈的共性问题。为做到严防控、强服务、保畅通,新沂市经济发展局研发并使用“沂货通”程序,对企业来新货车实施管理。来新货车提前24小时通过“沂货通”平台填报信息,由镇(街)、园区负责审核,审核通过后即获得“货车电子通行证”。驾乘人员通过交通卡口扫“徐州健康宝”,出示行程码、健康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货车电子通行证,由镇(街)、园区接驳至目的地,完成装卸货后立即返回,全程实行封闭管理。
“依托‘沂货通’平台,只要属地接驳到位,即能实现卡口快速通行。”该市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启用以来,审核报备车辆数量呈线性增长,有效解决了来新货运车辆的通行问题。
同时,基于疫情防控形势下“货找车、车找货”的现实需求,新沂积极解决“企找车,车闲置”的物流供需信息不对称难题。4月20日,新沂市经济发展局研发的“沂货运”平台上线。该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提供信息发布、车货匹配、物流资源共享和服务查询等功能,可为货主企业、物流运输企业和物流从业者提供货源、返程车信息等便捷信息服务。同时,针对需求端和车主端开发即时叫车功能,做到企业可叫车、车主可抢单,实现精准匹配。据了解,“沂货通”和“沂货运”自上线以来,已累计为3.4万余辆来新货车提供信息审核及相关服务。
本文刊于4月28日《新华日报》XZ2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