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城事把进度赶上去把欠账补回来,徐州锚定
TUhjnbcbe - 2025/4/8 23:13:00

认真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

8月9日,徐州召开市委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勇于“挑重担、扛重责”,敢为善为、务实落实,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

迎难而上承压奋进

全力扭转经济增速下滑态势

今年以来,徐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奋力扑灭三场聚集性疫情,全力扭转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主要指标由负转正,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坚决果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徐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有力有效处置多起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及时复盘总结疫情防控经验,研究制定早发现十条措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方案,补齐核酸检测、隔离储备、医疗救治等核心能力缺口,配强市县两级常驻专班,牢牢筑起疫情防控防线。

坚定不移稳定经济增长。面对4月经济深度收缩的严峻形势,徐州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推动经济5月逐步恢复、6月加速回升、7月稳定向好。上半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亿元,同比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制定出台助企纾困69条举措,新增“四上”企业家,新签约产业项目个,为稳增长、增后劲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见证努力。徐州24个列入清单的省级重大项目中,19个年度实施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上半年开工率%;个年度实施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亿元,85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上半年,徐州完成个“”项目,其中,含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个、制造业项目个,分别占比78.8%和93.3%,同比提升7.1和12个百分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中,战新项目占比超70%;初步认定的招商引资“1号工程”项目中,战新项目占比达80%,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驱动力。

#

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

把进度赶上去把欠账补回来

省委工作会议要求,要切实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其他各市要主动扛起责任,全省各级各部门都要锚定目标不动摇,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为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作贡献。

对照省委要求,徐州重任在肩。上半年,徐州经济增速低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初步估算全年要实现4%的增长,下半年增速必须达到6.04%,而如果要实现5%的增长,下半年增速则要超过7.8%,压力不可谓不小。

重压之下看担当。“必须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咬紧牙关、加压奋进,逐月把进度赶上去、把欠账补回来,确保全年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部署在关键之年交出合格答卷,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用“八个突出”——

突出科学精准、快速高效,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突出壮大主体、扩大需求,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突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速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突出创新引领、动能转换,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突出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加快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突出优先发展、重点重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突出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

突出防范风险、守牢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徐州将以更大力度抓好纾难解困和企业培育,深入开展“政企交融汇”等活动,助力企业解决缺工、缺资金、缺订单、库存高等问题,以高效精准的服务换来企业发展的加速度;加大力度培育“四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确保年内净增“四上”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达家。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徐州将以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大力招引链主型、基地型项目,压茬推进“”计划,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要素供给,打造项目建设全程无堵点的“徐州速度”。

提振消费信心,徐州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相关促消费政策,精心办好“淮海新消费”、汉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加快提振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吸纳周边消费,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前三。

外贸方面进出口保量提质,徐州将推进淮海国际陆港“港产城”联动发展,推动各级经开区争先进位、提档升级,提升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中欧班列等平台运营水平,高标准打造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市。

对于徐州而言,转型升级仍是进行时,必须重抓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建立“链主企业+创新平台+要素支撑+工作专班”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全力做强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壮大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培育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材料、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促进钢铁、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二次转型”,加速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强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抓住用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一机遇,徐州将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迅速展开系统工作布局,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增强凝聚辐射带动能力,是徐州发展的重要任务。徐州将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统筹城市更新与历史传承,引领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把中心城市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

作为农业大市,徐州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乡村面貌改善、富民强村和乡村文明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

用“铁肩膀”挑起“重担子”

把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紧紧抓手上

挑重担、扛重责,关键在人。徐州市委工作会议强调,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咬定青山不放松,只争朝夕勇担当,务实落实善作为,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风险挑战面前最见干部担当。宋乐伟对徐州党员干部提出四点要求:

要增强敢为善为的能力本领,用“铁肩膀”挑起事业发展的“重担子”;

要增强高效统筹的能力本领,强化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高解决“两难”“多难”问题的水平,确保疫情不失控、经济不失速、安全不失守;

要增强务实落实的能力本领,把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紧紧抓在手上,确保定了就干、干则必成;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重品行、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

全力以赴稳经济,徐州市委工作会议要求各板块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具体来看——

铜山、邳州、沛县、徐州经开区、新沂、泉山等体量较大板块,要全力扩投入、上项目、强产业,加快推进经济增长,为全市发展挑大梁、担重任;

泉山、云龙、鼓楼、贾汪、港务区等城区板块,要充分发挥城区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都市型工业,扭转城区经济增长落后于县域的局面,着力提份额、增贡献;

睢宁、鼓楼、丰县、徐州经开区4个上半年经济增速处于“水下”的板块,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踩足发展油门,争取快增长、快转正,坚决不拖全市后腿。

“瞭望君”注意到,集中精力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徐州各地展现出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

聚焦招商引资“1号工程”,精准绘制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招商地图”。新凤鸣纺织新材料、卡特彼勒超大挖机、温德水性超纤项目……招商引资撬动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串联起稳经济大盘的“生命线”。

紧盯项目建设,徐州强化用工、用地、资金、原材料等要素保障,深化“拿地即开工”服务保障机制,为一个个重大项目打造“有凤来栖”的优良环境,推动发展“稳提速”。

发力数字经济发展,徐州相继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将全面完成8家入库企业的高质量精准诊断,实施“智改数转”重点示范项目个以上,建成国家“双千兆城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船到中流当奋楫。聚焦重点任务,担起重大责任,徐州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把经济恢复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锚定目标不动摇,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

延伸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事把进度赶上去把欠账补回来,徐州锚定